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還要抱著「核安」神話嗎

還要抱著「核安」神話嗎
陳重信

2011年 03月28日 3月24日民進黨蔡英文主席的2025非核家園的論述,就如同核震嚇壞了那些以為可以抱著核爐安心睡覺的政治人物,因此拚命呼叫核四不能停建,否則損失將超過2700億,電費將調漲,並提出一個錯誤的數據指1/3工業將沒電可用。台灣的經濟部能源局早在2009年12月所發表台灣能源總供給數據,核能發電不過佔總能源供給量8.7%, 與液化天然氣的8.4%不相上下。假如蔡英文的2025非核家園目標,若能在2025年把再生能源供電量由目前的4%增加到至少25%以上,馬上啟動所謂2525行動計劃,則在2050年的台灣極可能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前年所提的新阿波羅計劃,美國將在2050年100%的發電將來自再生能源,美國能,台灣也能。

能源政策是需求與供應的問題。2008年二月,我率團訪問人口只有2000人的盧森堡西部農牧小城貝克里鎮,鎮民將產生的牛糞,馬糞及裁切下的廢木屑,以一定比例摻配,經厭氧消化產生沼氣發電,提高電傳輸到95%以上,加上家家戶戶太陽能屋頂提供全市家戶冬天所需熱能及照明,創造87%能源自給自足的傲人成績,不但解決牛糞處理去處,更成為便宜的生質能源,貝克里鎮因此又成為觀光勝地。

丹麥在1985以後,能源部長Connie Hedegaard決定不用核能,改成能源效率及再生能源。提高汽油價,徵收二氧化碳稅,節約能源政策到家庭,結果GDP up70%,能源消耗平盤,失業率低於2%,16?18%能源使用太陽能及風力(2007)。尤其丹麥飼養了2500萬頭豬隻,利用回收養豬廢水發電、堆肥,解決廢水污染的問題,台灣只有600?700萬頭豬,沒理由做不到。「豬糞尿、牛糞、馬糞」看似沒價值,但只要放對地方、用對方法,其實是珍貴的能源。

全球14座最危險的核電廠,台灣4座都名列其中,世界銀行2005年提及台灣暴露於三種及兩種天然災害下之人口與面積比例均為世界之冠。加以近年極端氣候發生頻率日益增加,強度也愈來愈大。2009年莫拉克颳風,隔年的梅姬颱風,台灣出現強風強雨為幾十年來所罕見,位於高危險地區的台灣,未來的災害風險更是大為提升。3月11日本福島縣發生所謂三合一複合式的災難,9.0強震+海嘯+核爆,若加上同時火山爆發+強風+強雨六合一的罕見機率同時發生,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台灣將因為氣侯變遷全球暖化造成所謂的「氣候毀滅」將重創台灣?台灣以貿易出口為導向,一次複合式的核災將使台灣的經濟退後五十年以上。

看311日本經驗,人類必須改變對核安風險分析的概念,從風險評估的程序,風險係數包括所謂三合一到六合一複合式的災難,必須把這種同時發生在同一個區域的機率以最糟的情況重新估算。311之後,全世界沒有一個人敢自稱核安專家,因為老舊的風險評估係數及方法,環境因子的程序必然要改變。既然沒有人敢說知道要如何去分析震變加核變六合一風險機率,那麼還耆談什麼嚴管核安呢,人定難道可以勝天嗎?

美國已將氣候變遷係數提升到國安層級,台灣呢?當世界各國已開始因應之策略, 一旦核災台灣是否準備好了?311之後非核家園不但是高民調的共識,2002年立法院通過的《環境基本法》第23條明確規定「政府應訂定計劃,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並應加強核能安全管制、輻射防護、放射性物料管理及環境輻射偵測,確保民眾生活避免輻射危害」。311之後,德國率先宣布廢核,全球多個國家宣布停建新廠,全面檢討核能政策的需要與安危,再度思考荒廢多年的非核家園政策。在台灣,蔡英文的2025非核家園論述,只是用輕聲細語把它叫醒而已。既然基本法已有法定方向,馬英九總統可以依法行政嗎?


作者為環保署前署長、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專長政策風險管理
轉載自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