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揠苗助長?大陸家長心糾結

揠苗助長?大陸家長心糾結
2010/05/06|記者簡立欣/專題報導(697字)

「學前教育是什麼?」又逢小一新生辦理報到時節,不少大陸家長帶著孩子在各個入學面試場合「過五關、斬六將」,內心卻不由得浮現一股無奈。
一位不願具名的大陸網友發帖表示,參與了女兒小學入學面試之後,她一直在思考「何謂學前教育」?僅僅是數數字、簡單拼音、念唐詩、講故事、10以內加減法嗎?
「女兒上幼稚園中班後,我母親一直堅持教她算術、唐詩、三字經;直到大班結束,女兒10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應付自如,唐詩脫口而出,三字經全文倒背如流,」這位憂心忡忡的網友表示:「本來做母親的我應該高興才對,可是我內心深處十分擔憂:中國的教育模式,一邊是強調孩子的自身綜合素質,一邊是分數第一,這麼自相矛盾的教育模式令人困惑。」
這位母親說,女兒在小一入學面試時答得又快又好,面試官表示:「你女兒可以直接上二年級,不用上一年級了。」她雖然感到驕傲,但也自問「學校的入學面試問的都是一年級要學的,這些都在幼稚園裏學過了,還需要上什麼一年級呢?」她並擔心女兒上了小一以後,誤以為「知識原來是如此簡單」,而不再有興趣探索、不聽老師講課、不屑寫作業;「小學一年級在優越感中度過,到了高年級由於學習習慣不佳,成績一落千丈。」
也有網友有不同經驗。一位母親四月上旬帶小兒子參加小學入學面試,過程相當簡單:由校長和一位教師共同進行,全程25分鐘,無家長陪伴;內容包括參觀一年級課堂、閱讀、講故事,還有「玩」數學。之後校方對家長說明「面試評估」,首先是孩子個性,接著是想像力和表達能力,最後才是發音認字和數數,校方並告訴這位家長:在八月前可以加強拼讀和數數,學校現在不考核孩子這方面能力,「因為識字、算數都是入學後我們該教的。」這位家長表示,並非所有學校都會陷入揠苗助長循環,反倒是家長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意識才是一把大刀,於是出現了:「大著肚子補胎教,扔著票子進興趣班,使著勁餵孩子們吃『墊底飯』(幫孩子奠定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